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举办第五期绿风环化论坛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4-05-28      浏览量:

5月23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五期绿风环化论坛报告会在临潼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会议邀请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焦海军教授作了题为《Interplay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ment in Pincer Complexes Catalyzed Hydrogenation, Dehydrogenation, and Transfer Hydrogenation Reactions》的学术报告,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武占省、党委副书记林定武、环工系主任李茹、化工系副教授李扬、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近200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武峥主持。

焦海军教授首先和与会师生分享了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介绍了近几年德国留学政策和高等教育现状,鼓励广大青年勇敢走出去,开拓视野、增长本领。报告会上,焦海军教授基于近几年来围绕金属钳式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开展的系统性研究工作进行深入阐释,并通过大量的理论计算数据阐明了以铁、锰、钌等为中心离子的钳式配合物催化剂在加氢、脱氢、氢转移反应过程中的性能差异的本质原因,证明了理论计算和实验设计之间相互印证的关系,说明理论计算已经成为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表征手段。会后,焦海军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交流了有关就业、专业学习与个人发展等问题。

绿风环化论坛作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师生学术交流的学术平台,今年已开展5期学术报告,学生反响良好。本次报告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鼓励师生响应党的号召,厚植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撰稿:贾天昱 审稿:武峥 林定武)

报告人简介:

焦海军,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催化理论组组长。1985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化学系,1987年赴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留学,199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2002年,在埃尔兰根和法国雷恩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2006年,在德国罗斯托克大学进行物理有机方向“特许任教资格”(Habilitation)研究。2006年-至今,任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催化理论组组长。长期从事物理有机和无机化学、材料科学、反应机理、均相和多相催化过程中量子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在反应机理与过渡态、芳香性、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与新型材料设计方面有相当的积累,并与实验研究的最新结果密切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50余篇。